汽車后市場是什么意思
汽車后市場指的是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涵蓋了從汽車售出到報廢期間消費者所需的一切服務。
它大體可分為七大行業:汽保行業,專注汽車保養維護;汽車金融行業,提供相關金融服務;汽車 IT 行業,融合科技與汽車服務;汽車養護行業,包含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裝等;汽車維修及配件行業,為維修提供支持;汽車文化及汽車運動行業;二手車及汽車租賃行業。
其定義有三種:一是消費者使用汽車過程中的相關費用,如維修、保養等服務;二是整車銷售后車主所需一切服務;三是汽車產業鏈的組成部分,包括金融、租賃、保險等。
國內汽車后市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1990-1996 年是開始階段,服務對象基本是公務車;1997-2006 年高速發展,公務車為主,私車占 15%;2007-2010 年是洗牌階段,私車占 50%,公務車 50%;2011 年以后進入平緩發展,以私家車為主。
汽車后市場還包括零部件供應鏈,影響汽車制造效率和后市場零部件供應;汽車維修與保養,保障車輛安全和延長壽命;二手車交易,關系汽車再利用率和消費者購車決策;車載科技,提升駕駛體驗并影響后市場服務需求;售后服務,提高品牌忠誠度和用戶滿意度;行業協會,促進行業發展和協調利益。
如今,商務部等 9 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配件流通、維修、金融服務等方面強化管理,挖掘商業價值。我國汽車保有量穩定增長,截至 2023 年 9 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 4.3 億輛,其中汽車 3.3 億輛,為汽車后市場提供了充足動力和空間,其市場規模也在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