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航運危機和電子商務推動了航空貨運需求,因此運力在旺季看起來很緊張。
自2023年10月以來,已有超過75艘貨船在紅海遭到胡塞叛軍的襲擊。傳統上,12%的全球貿易都走蘇伊士運河這條路線,但由于海盜的入侵,貨主被迫尋找其他路線來銷售他們的貨物。
對一些人來說,選擇另一條途經好望角的路線似乎是合適的。但是,由于運輸距離增加了9%,需要更多的船只,以及燃料、時間和資源成本的增加,托運人的成本繼續呈指數級增長。
與此同時,深海航運的運力下降了15%到20%,而巴爾的摩港口大橋坍塌造成的擁堵更是雪上加霜。
由于紅海的局勢還沒有結束的跡象,許多托運人對通過這樣一個動蕩的地區運送貨物沒有信心,許多企業抓住了空運的機會。埃森哲表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全球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在初夏強勁增長,同比增長10%。
由于許多企業不愿冒險穿越紅海航線,航空貨運運營商有機會利用日益增長的需求,為需要保證交貨時間的企業提供服務。
然而,據路透社報道,目前航空貨運最具震撼性的變化不是由紅海中斷推動的,而是由中國快時尚零售商的崛起推動的,這些零售商正在利用抖音和其他社交媒體渠道推廣他們的商品。
他們的客戶需要空運所能提供的近乎即時的送貨服務,盡管航空貨運空間有限,這些品牌仍準備支付費用,以確保快速的運輸時間和顧客的即時滿足。
這些品牌中的許多都是直接從它們在中國的工廠運送到消費者手中,包裝是親筆寫好的,這樣就省去了倉儲操作的需要,也提高了從香港等亞洲樞紐出發的空運成本。
由于快時尚目前占中國對外電子商務總出貨量的一半,這些在線零售商的增長可能很快就會占用所有空閑的航空貨運能力,如果紅海的情況持續到圣誕節高峰,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
這種需求的轉變促使一些航空貨運公司改變了行為,它們提供了更多的包機運力,以滿足在線零售商的需求。
然而,由于長期運力有限,加之隨著圣誕旺季臨近,成本不斷上升,如果零售商不被迫將大幅漲價轉嫁給消費者,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向空運的轉變能否在長期內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