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VE數據服務公司表示,托運人和貨運代理之間長期合同的增長可能反映了后者為確保航運貨運量而采取的行動。
CLIVE母公司Xeneta的首席空運官尼爾·范德沃(Niall van de Wouw)表示,這一轉變可能表明貨運商正在“尋找數量”。
從2023年第一季度托運人合同期限的分布來看,六個月的協議數量從去年第四季度的23%上升到36%。
CLIVE表示,托運人和貨運代理之間的長期合同可能標志著在穩定的全球航運貨運市場中“有了更多的共同點”。
范德沃表示:“我認為,我們看到的跡象表明,一些貨運代理愿意在空運費率方面承擔更多風險,因為他們預計市場不會進一步下跌。每個人都想實現增長,但如果市場不增長,你就必須從別人那里分一杯羹。”。
“事實上,我們看到托運人和貨運代理之間簽訂了長期合同,這表明市場正在穩定。由于較低的費率條件,托運人已經收復了一些失地,這影響了航運公司和貨運代理,但這不像我們在海洋市場看到的血雨腥風,”他說。
CLIVE數據服務
CLIVE的數據顯示,過去13個月,全球貨運量連續下降,但3月份的貨運量比去年下降了3%,這是一年多來的最低月度降幅。
3月份國際貨運能力繼續恢復,同比增長16%。
3月份,60%的負荷系數比去年同月下降了6個百分點,但從今年1月的季節性低點回升了6個百分比。
普通空運現貨價格同比下降38%,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62美元。這一數字比2月份下降了4%。
運費下降的原因既有貨運量的萎縮,也有貨運能力的恢復。
該公司表示,“之前有彈性”的跨大西洋西行航運貨運貿易在3月份首次同比下降11%。
3月份中國大陸出口量比上月增長30%,僅比上年同期下降2%。但克萊夫表示,航運貨運能力的增長超過了貨運量的增長。
克萊夫指出,零售商現在擔心,由于消費者支出的減少,市場將放緩,這意味著重新進貨和這通常會帶來的旺季空運意外之財可能不會實現。
然而,van de Wouw評論道:“我們沒有看到空運市場處于危機之中,我們看到它找到了一個新的基準,上個月我們承認需要從Covid之前的比較中繼續前進。
“如果我們看到向長期合同的轉變,這肯定會使托運人的物流采購部門受益,由于行業的波動性,這些部門被迫放棄傳統的年度交易。
“例如,他們的核心業務是生產藥片或智能手機,而不是每周或每月重新談判空運費率。我們看到了平靜下來,托運人和貨代更愿意長期合作。長期交易有更多積極的共同點。
“下一個有趣的市場發展是航運公司如何處理夏季航班,以及這傳統上帶來的進一步運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