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三峽集團官網10日消息,截至9月3日,三峽船閘今年共計運行6500余閘次,過船2.4萬艘次,過閘貨運量突破1億噸。三峽船閘保持高效運行,年貨運量已連續11年突破1億噸。
三峽船閘是世界上連續級數最多、總水頭和級間輸水水頭最高、技術最復雜的內河船閘。數據顯示,三峽船閘年通過量2011年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2023年過閘貨運量約1.7億噸,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三峽船閘已安全平穩運行21年,累計過閘貨運量突破21億噸。
三峽工程的建成和蓄水,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江中上游航運條件,實現了長江全年全線晝夜通航。自2003年三峽船閘面向社會船舶開放通航以來,隨著沿江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三峽庫區航道、港口條件改善,能源、建材、礦石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進一步釋放,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節節攀升。
面對旺盛的過閘需求,船閘運行管理部門優化過壩船舶聯動控制和科學分類調度,開展設備設施技術升級和檢修技術創新,有效延長三峽船閘年均通航天數,縮短船閘停航檢修時間和船舶單次過閘時間,提升三峽船閘通過能力,加速長江物流周轉。
如今,三峽船閘日均運行閘次由23閘次提升到31閘次,吃水控制標準從3.3米提高到4.3米,單閘次平均實載噸位從3140噸提升到15264噸,船閘年均通航率高于設計指標近10個百分點。
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新裝備、新材料、新技術在船閘運行管理中的運用,持續提升設備可靠性,保障長江黃金水道暢通,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