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中歐班列就要發車了,請大家抓緊生產!” 武夷山家葳竹業有限公司車間內,負責人王斌正催促生產線的工人加快進度,“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把貨物運往國外,相比以前真是太方便了!”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外許多訂單都轉移到我們這里來了,但是海運艙位緊張,很多企業找到我們,希望能通過陸地港解決外貿物流渠道這個難題,我們馬上就向海關反映了這個訴求。”武夷山港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承府說。
福州海關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牽頭建立海關、地方政府、鐵路和企業等多方聯系配合機制,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場所建設指導,加強與列車沿線海關的通關協作,在現場報關大廳設置“閩歐班列”服務專窗,推行“錯峰+ 7×24小時全天候預約通關”,優先申報、優先查驗、優先放行,及時解決企業在通關環節遇到的問題。
自今年1月21日首趟班列開行以來,截至10月底武夷山陸地港已開通中亞、中俄、中歐等多條線路,開行中歐班列31列,價值6.54億元的竹木制品、茶葉、小家電、玩具、服裝等商品通過中歐班列發往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