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滿載著90個標準集裝箱出口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從北京房山區啟程,駛往位于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標志著北京市首趟中亞班列正式開通。
該班列從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金隅鐵路專用線始發,滿載北京及周邊貨物,將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預計10天左右抵達塔什干,全程約5000余公里。至此,京津冀地區外貿往來新增了一條方便快捷的國際運輸主干通道,為北京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增加了新支點,也為房山區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新機遇。該班列由北京新陸港供應鏈有限公司組織運營,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全程運輸服務。
“這趟班列搭載的貨物都來自于京津冀地區,貨值1600多萬元。”北京新陸港集團董事長王傳蒙介紹說,中亞班列的開通將為北京擴容通向亞歐市場的國際物流渠道,增強首都與中亞地區深化經貿合作的服務能力,對保障京津冀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外貿經濟平穩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我們將扎實推進班列運營承載平臺的建設,拓展更多新的線路,為區域外貿企業提供更為豐富便捷的國際物流服務。”
記者了解到,作為京保石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北京房山區持續推動區域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班列開行作為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打造首都外貿發展新門戶,全力推進中歐(亞)班列運營載體項目建設,做好國際貨運班列服務保障工作,不斷提升班列運行效能,帶動更多“京津冀制造”走向世界,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
“在北京打造國際陸港項目,加之我們此前建設的石家莊國際陸港、天津國際陸港,基本構筑起了京津冀陸港集群的主樞紐框架。”河北陸港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趙保恩表示,這有助于北京持續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服務體系,實現京津冀中歐(亞)班列的協同發展,從而提升班列運行的整體效能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能力,為京津冀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