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舟山市江海聯運量完成1.29億噸,同比增長2.1%,完成年度計劃的50.4%。這是舟山市港口+物流優勢日益凸顯的結果。
2018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舟山市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工作方案》,明確2020年舟山江海聯運量達到2.5億噸目標。2年多來,舟山市通過發揮港口+物流等優勢,江海聯運年均增幅10%左右,已占到長江干線江海聯運總量的16%,承擔了長江沿線約50%的鐵礦石和約60%的糧食中轉運輸,4400多萬噸油品服務長三角地區,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舟山市航運業遭受沖擊,企業營收大幅減少,資金需求大增。面對種種困難,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通過補短板、優服務、轉動能、強保障等措施,為企業及時“輸血”紓困解難:先后為航運企業落實新增和續貸貸款1.17億元,用于購建新船、資金周轉;對2019年度全市江海聯運發展專項資金航運部分補助進行專題審查,兌現財政補助資金2100萬元;近日,通過市港航系統創建“綠色交通城市”項目,向上級申請538萬元車購稅央補資金,其中浙江永航海運有限公司等企業共計13個項目可獲得資金補助。同時,航線不斷拓展,5月27日舟山市首條到安徽豆粕江海直達航線正式開通。
此外,智能化、現化代的物流信息平臺發揮著積極作用。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2.0升級上線后,應用企業超過1100家,覆蓋武漢港、馬鞍山港、南京港集團、長江匯等35個港口,平臺實現數據交互共享,年數據交互量840萬條,服務3000多家港航、物流企業,成為全國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