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業走向傳統旺季,航空貨運市場保持平穩。
數據提供商 TAC Index 表示,其最新數據顯示,根據波羅的海交易所指數 (BAI) 得出的整體空運費率上周比前 7 天下降 0.8%。
“大多數主要出境地點的價格波動不大,上海的漲幅最大(與一周前相比)為 2.4%,同比變化為 13%。”
這家數據公司表示,由于庫存居高不下,而中國仍未完全從 Covid 封鎖中重新開放,預計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將報告利率上升。
然而,從越南到美國的價格下降了 6.3%,同比變化為 24.6%,印度到美國的價格比前一周下降了 14.7%,比去年下降了 9.8%。
“隨著航空貨運旺季的到來,許多觀察家仍然預計價格會堅挺,而其他人則認為,如果中國全面重新開放,這可能會增加大量額外的腹艙運力——這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TAC在一份市場總結中表示。
在其他地方,貨運代理也報告說市場在中斷和需求方面都較為平靜。
Flexport表示,華北地區需求低迷,整體市場平穩。
“隨著法蘭克福碼頭處理業務的改善,航空公司已經開始增加[從中國北方]到該樞紐的航班頻率,”Flexport 說。
“[來自華南] 跨太平洋東行和遠東-歐洲西行 (FEWB) 航線的市場需求仍然疲軟,而且費率穩定。
“深圳-香港(SZX-HKG)跨境業務正在改善,受影響貨物的運輸時間預計將延長一到三天。
“對于 FEWB 貿易航線,隨著我們即將結束夏季,需求預計會增加。”
Flexport 表示,臺灣市場穩定,運費略有下降,韓國出口市場疲軟,可能在本月剩余時間內保持這種狀態。
該公司表示:“泰國和馬來西亞以外的需求繼續疲軟,利率維持在相似水平。”
“隨著臨近月底,除越南外的跨太平洋東行需求開始回升,部分原因是 9 月第一周的為期一周的公共假期。另一方面,遠東-歐洲西行需求保持穩定。”
貨運代理還報告稱,隨著集裝箱航運供應鏈的混亂局面有所緩解,價格已經下降,他們從空運轉向海運。
與此同時,亞太航空公司協會 (AAPA) 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出口訂單下降以及商業和消費者信心水平惡化的背景下”,7 月份航空貨運市場進一步走弱。
“以貨運噸公里 (FTK) 為單位的國際航空貨運需求顯著下降,[7 月份] 同比下降 11.6%,而提供的貨運能力保持相對穩定,僅下降 0.4%。
“因此,當月國際貨運平均載客率下降 8.6 個百分點至 67.8%。”
AAPA 總干事 Subhas Menon 表示:“普遍存在的供應鏈中斷、通脹壓力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抑制了對空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