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emar船舶經紀人表示,隨著老化的巴拿馬型船隊增加,以及航運公司應對新的碳排放法規,并尋求減少對日益動蕩的租船市場的敞口,該公司預計會有新的船舶訂單。
據Braemar研究人員喬納森•羅奇稱,目前約有25%的巴拿馬型船舶船齡超過20年,到2027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40%。
羅奇解釋說:“隨著集裝箱航運在脫碳方面取得進展,班輪公司可能希望在其船隊中擁有更大的份額,以控制二氧化碳法規增加后的碳稅。”
這一觀點得到了當前訂單構成的支持,歷史上,航運公司擁有的噸位一直徘徊在55%左右,但現在航運公司擁有的新造船占訂單的80%。
羅奇認為:“這種轉變表明,班輪公司在過去幾年里把投資重點放在了新船上,減少了對租船市場的敞口。”
分析師喬恩•門羅(Jon Monroe)認為,未來幾年,從包租到自有噸位的轉變可能至關重要,這將改變市場供應側的結構,航運公司將收回包租噸位,并在成本和最終費率方面爭取更大的控制權。
“隨著航運公司的戰略重心轉向增加自有船舶相對于租賃船舶的比例,遠洋航運公司預期的運力激增可能會比預期的要慢。這種策略上的轉變可能會導致利率上升而不是下降。”
荷蘭咨詢公司迪納瑪(Dynamar)的達倫•韋迪(Darron wade)表示同意,回歸噸位“肯定能在控制成本方面發揮作用”。
不過,Wadey表示,"這將是更廣泛的成本削減措施的一部分,這是對當前市場狀況的反應。"
迪納爾認為,僅僅通過恢復租船噸位來維持運價是非常困難的,他指出,這明顯暗示“船舶恢復是市場基本面疲軟的一個跡象,最終,市場經濟學的真理總是會勝出:當運力增長快于需求時,運價必然會下降。”
赫伯羅特2023年初步財報顯示,第四季度息稅前利潤虧損3億美元,同比下降257億美元至27億美元,平均運費暴跌48%。
此外,Wadey指出,租用船只的運營成本并不一定比自有船只高。
Wadey表示,當前訂單中的船舶都是以高價訂購的,“這又是市場經濟,因為在這段時間里,需求大于供應,因此融資成本也會同樣上升。”
他補充說,租船人和船東一樣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他們會相應降低租船費率,以確保船只的就業。
“雖然我們離這種情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種情況的最終表現是在2008年金融/經濟危機后最黑暗的時期,在某些情況下,租船比自有船更便宜。”
韋德總結道,在金融危機后的市場中,“存在一種不協調的情況,即航運公司將自有噸位積累起來,轉而經營租賃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