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亞馬遜雨林最大城市瑪瑙斯的內河港口上周五跌至19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干旱導致水道干涸,阻礙了作為該地區生命線的糧食出口和基本物資的運輸。
自去年以來,低于平均水平的降雨量——即使是在雨季——一直困擾著亞馬遜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也助長了巴西和玻利維亞十多年來最嚴重的野火。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
科學家預測,亞馬遜地區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完全恢復水分水平。
去年,干旱變成了一場人道主義危機,依靠河流為生的人們被困在沒有食物、水和藥品的地方。
今年,當局已經處于警戒狀態。在受災嚴重的亞馬遜州,至少有62個城市處于緊急狀態,超過50萬人受到影響,據該州民防部隊稱。
“這是馬瑙斯港120多年來最嚴重的干旱,”港口運營主管瓦爾米爾·門多卡(Valmir Mendonca)說。他說,水位可能還會持續下降一兩周。
由于季節性降雨低于正常水平,該地區從未完全恢復,去年干旱的許多影響似乎將重演或達到新的極端情況。
瑪瑙斯港網站顯示,周五測量的內格羅河水位為12.66米,超過了去年創下的歷史新低,而且還在迅速下降。
內格羅河是亞馬遜河的主要支流,亞馬遜河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河流。該港口位于“水域交匯處”附近,在那里黑人的黑水與沙色的索利莫斯河相遇,索利莫斯河本周也創下了歷史新低。
一家港口協會上月表示,由于水位過低,亞馬遜河的另一條支流馬德拉河(Madeira River)的糧食運輸已經停止。
研究人員再次發現了亞馬遜淡水河豚的尸體,他們認為這是由于水域變薄導致這種瀕危物種與人類接觸更密切。
國家災害監測機構Cemaden已經稱這次干旱是巴西至少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此類事件。
干旱也削弱了巴西主要的電力來源——水力發電廠。能源當局已經批準恢復日光節約時間以節約電力,盡管該措施仍需總統批準。
極端天氣和干旱正在影響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巴拉圭河的水位也處于歷史最低點。這條河發源于巴西,流經巴拉圭和阿根廷,最后流入大西洋。
同樣的極端高溫和干燥也導致亞馬遜和鄰近的潘塔納爾濕地的大火激增,潘塔納爾濕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濕地。根據巴西空間研究機構的數據,玻利維亞也有望打破有記錄以來火災最多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