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25 年的到來,托運人在農歷新年之前提前裝載有助于提高跨太平洋航線至美國的集裝箱費率。
研究主管 Judah Levine 在給分析師 Freightos 的每周更新中寫道:“在農歷新年前需求的支持下,跨太平洋集裝箱運價年初大幅攀升,原因是 GRI(總體運價上漲)。”
Freightos 波羅的海指數發現,截至 1 月 3 日當周,亞洲至美國西海岸的價格上漲了 23%,至每 40 英尺當周 5929 美元。
亞洲至美國東海岸的運價上漲 13%,至每 FEU 6934 美元。
萊文指出,跨太平洋利率分析與美國東海岸的勞動力狀況無關。 Freightos 的更新是在國際碼頭工人協會和美國海事聯盟周三宣布達成暫定合同協議之前發布的。該協議涵蓋 14 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及海事中心從事集裝箱作業的 25000 名碼頭工人。
Levine 寫道:“西海岸的房價已經比去年農歷新年的峰值高出 20%,東海岸的房價則高出 3%。” “在預期的關稅上調之前,一些前期裝貨的成交量可能已經強于平常。盡管一些航空公司正在考慮在月中增加 GRI,但人們懷疑在臨近假期期間再次嘗試增加 GRI 是否會成功。”
亞洲工廠因 1 月 29 日開始的農歷新年慶祝活動而關閉數周。
Levine 寫道,在 11 月和 12 月初大幅上漲后,從亞洲運往歐洲和地中海的集裝箱運價出現溫和上漲,因為紅海改道的交貨時間較長,農歷新年需求比平常更早開始。
亞洲-北歐價格上漲 8%,至每 FEU 5558 美元,亞洲-地中海價格上漲 3%,至每 FEU 5630 美元。
“節前的高峰以及一些惡劣天氣已經導致中國的交通擁堵和設備短缺加劇——上海、青島和寧波的航班延誤長達四天——菲律賓和越南也是如此。
“某些地區的勞動力短缺和罷工也導致漢堡和鹿特丹等歐洲樞紐以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港口出現擁堵和延誤。這些因素可能會對農歷新年之前的利率造成額外的上行壓力。”
計劃中的多日罷工預計將對港口、鐵路和機場服務產生不同的影響。
Levine 預測,隨著 2 月底和 3 月份季節性需求下降,亞洲的利率將會放緩。
“對于亞歐貿易,價格可能會回落至去年 3 月和 10 月達到的紅海調整后的 3000 至 4000 美元/FEU 下限,但跨太平洋航線在預期關稅之前持續預載可能會阻止費率大幅下降。”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