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美國的集裝箱出租商 CAI International 將投資 13.5 億美元購買 70 萬個新集裝箱,預計紅海危機造成的集裝箱短缺將導致需求上升。
資金將來自 CAI 的所有者、日本金融家 Mitsubishi HC Capital,新集裝箱相當于 CAI 當前庫存的 20%。 10% 將是冷藏箱。
三菱HC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投資新集裝箱,主要是因為中東緊張局勢導致需求增加,導致集裝箱船避開紅海和蘇伊士運河。”
該發言人拒絕透露這些集裝箱的生產地點。
此次投資符合三菱HC五月份宣布的業務戰略,即加強對集裝箱租賃業務的投資。當時,它指出,紅海危機造成的瓶頸和巴拿馬運河的運輸有限導致集裝箱需求增加。
然而,Container xChange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集裝箱價格在紅海危機初期飆升,但隨著旺季結束,價格出現回調,而東亞的臺風導致中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運營放緩。
價格同比下降了 25%,從 2023 年 9 月的 3012 美元跌至上個月的 2525 美元,而今年 7 月份的價格達到了 2603 美元的峰值。
2023 年 1 月,CAI(2021 年 6 月被三菱 HC 以 11 億美元收購)與該日本金融家的另一家集裝箱租賃子公司 Beacon Intermodal Leasing(于 2014 年 11 月收購)合并,形成全球第三大集裝箱租賃商,擁有 324 萬標準箱。
英國咨詢公司 Drewry 估計,今年將生產 579 萬標箱集裝箱,創下產量第二高紀錄。制造商中集、東方和勝獅均報告稱,為應對紅海危機,訂單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