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務網CNSS獲悉,當地時間17日,印度科欽造船有限公司(CSL)與馬士基集團簽署了一項戰略諒解備忘錄,以加強印度在全球航運領域的地位。
此次合作正值全球航運業面臨全球船舶維修設施產能限制的關鍵時刻。根據協議,馬士基將利用其船隊專業知識來增強CSL的能力,主要側重于集裝箱船的維護、維修和干船塢作業。CSL成立于1972年,是印度最大的造船和修船廠。
馬士基船隊管理與技術主管Leonardo Sonzio表示:“隨著全球海上貿易的空前增長,我們與CSL的合作體現了我們加強印度海上基礎設施的承諾。CSL計劃于2025年完成馬士基船舶的首次維修,這將標志著我們長期合作關系的開始。”
該計劃與印度本月初宣布的一項近30億美元的海事發展基金相一致,該基金旨在為該國的造船和修船業提供長期融資。
CSL執行董事Rajesh Gopalakrishnan表示:“此次合作標志著CSL邁出了成為印度領先船舶修理商的重要一步。結合馬士基的全球專業優勢和CSL的自身能力,將助力我們在全球船舶修理與建造市場中贏得更大的份額。”
根據備忘錄,合作范圍包括技術專長共享、探索船舶維修和建造機會、聯合培訓計劃和技能發展計劃。最初,該合作伙伴關系將專注于7000 TEU以下的水上維修和4000 TEU以下的進塢維修,并隨著船廠能力增強擴大船型范圍。
此外,據當地媒體報道,達飛輪船(CMA CGM)預計將效仿這一舉措,派代表團于近期訪問印度。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在該公司的法國馬賽總部拜訪了達飛首席執行官Rodolphe Saadé,討論了達飛在印度的舉措,包括造船和船舶修理方面的最新發展。
與此同時,地中海航運(MSC)首席執行官Soren Toft近日訪問印度,與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部長Piyush Goyal于昨天(17日)會面,討論多項潛在投資。Goyal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此次會談重點關注內陸集裝箱碼頭、造船、維護和集裝箱制造的投資,以及船舶合作伙伴關系和政策改革,以增強印度的全球航運競爭力。
隨著印度加大力度成為世界級造船國,莫迪提出了到2047年印度成為發達國家的愿景。印度政府的承諾包括推動造船業集群發展,擴大船舶類別和運力,同時實施額外的基礎設施和技術開發。在造船方面,印度的目標是到2030年進入世界造船業的前十,并計劃在2047年前進入全球造船業五強行列。
印度政府為實現這一宏大目標提出了一系列相關補貼政策,包括船舶回收信用票據計劃和為期十年的造船廠固定利率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