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發展本土集裝箱船隊計劃的一部分,韓國政府將撥出約25億美元,用于將SM Line和其他韓國支線運營商的船隊增加10萬標準箱。
這只小貓的目標是SM商船,通常被稱為SM線,中國遠洋商船,韓國海運公司(KMTC線),Pan Ocean CK線,Namsung Shipping和東進海運。
目前,這些公司總共擁有約40萬標準箱的貨輪船隊。
海洋水產部表示:“希望在亞洲內部航運領域提高這些企業的競爭力。此外,我們正在支持經營競爭日益激烈的亞洲內部航線的航運公司開發新航線。”
韓國海洋事業公社(KOBC)將通過收購海運公司發行的綠色債券或降低貸款利率等方式,為環保船舶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國有政策性銀行韓國產業銀行(KDB)和KOBC也可以投資一定比例的環保新造船。
韓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之間的貿易正在迅速增長。據海關透露,今年第一季度(1 —— 3月)韓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集裝箱吞吐量為1008682個標準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今年韓國-東盟的集裝箱流量預計將超過400萬標準箱,比10年前增長52%。
然而,不斷增長的貿易流量并沒有為韓國亞洲內部航運公司帶來更高的利潤,因為馬士基海蘭(Maersk Sealand)和達飛海運(CMA CGM)等主要航線運營商一直在激烈競爭。
干線運營商一直在分配容量為4000至5000 TEU的船舶,與擁有較小船舶的韓國支線運營商相比,它們的艙位成本更低。
4月5日,韓國總統尹錫烈在釜山港第七個集裝箱碼頭的開幕儀式上透露了這一數字,他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韓國的集裝箱船隊增加到200萬標準箱,這與韓國政府的戰略是一致的。
4月15日,韓國旗艦航運公司HMM公布了到2026年將船隊規模從之前的120萬標準箱擴大到150萬標準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