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以來,成品油輪市場再度掀起了新造船的熱潮。根據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最新數據,僅在今年前七個月,全球船東已下單194艘載重噸超過1萬噸的成品油輪新訂單,合計運力達1330萬載重噸。這一數字較去年增長了17%,創下自200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BIMCO表示,2024 年前七個月的成品油輪新訂單量達到了歷史第二高水平,而去年則為歷史第三高水平,“縱觀2023和2024年,成品油輪的新訂單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訂單簿規模在2023年飆升了135%,而今年迄今又增長了45%,達到3710萬載重噸。這其中,中國船廠成為最大贏家,占據了全球成品油輪訂單簿的72%。”
數據顯示,這種激增導致訂單簿與現有船隊的比例從2023年初的5.9%上升至2024年初的13.6%,如今更是攀升至19.6%。預計在2025至2027年間,90%的訂單將交付,表明這段時期內船隊增長規模潛力巨大。
事實上,自去年年初以來,成品油輪的訂單簿增長速度在所有貨運船型中遙遙領先,達到241%。與之相對比,原油輪的訂單簿增長了151%。
盡管新造船需求旺盛,現有成品油輪船隊的平均船齡也在逐年上升。目前,成品油輪的平均船齡已從2011年的低點逐漸增加了近五年,達到13.6年。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船齡超過20年的船只占船隊總量的13%,而其載重量占比則為10%。對于老舊船只的報廢處理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因新船交付而帶來的船隊增長壓力。
然而,當前成品油輪市場的強勁表現并未顯示出報廢處理量會迅速增加。即便未來三年的拆解量能夠達到歷年來最高的380萬載重噸,在2027年底前也最多只能回收1200萬載重噸噸。而與之相比,訂單簿顯示,在此期間將有3530萬載重噸噸的新船交付,導致在2027年底前船隊規模將凈增2330萬噸,增幅達12.5%。
BIMCO首席分析師Niels Rasmussen指出,盡管石化產品需求或將繼續增長,但成品油輪需求受去碳化進程的影響尤為顯著,尤其是電動車的普及。如果老舊船只的拆解處理量不能大幅增加,成品油輪的供給很可能在未來數年內超過需求。
在這一背景下,航運公司需要謹慎評估當前的市場形勢與未來需求增長的可持續性。盲目追求船隊擴張可能導致未來的經營風險,尤其是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的過程中,成品油輪市場的需求前景充滿變數。如何在新船交付的高峰期到來之前,合理控制船隊規模,優化運力配置,將成為航運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關鍵。
此外,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以及船舶脫碳技術的發展,也將對成品油輪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幾年內,航運企業可能需要加大對綠色技術的投資,以應對愈加嚴苛的環境標準。只有那些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具備前瞻性戰略眼光的公司,才能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