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星重工(SHI)獲2艘液化石油氣(LPG)/氨運輸船訂單。這份訂單合同總價約2.4億美元交付日期計劃于2027年6月前。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訂造方及船型未被披露但比對韓華海洋不久前所獲訂單——4艘總價約4.98億美元的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三星重工承接訂單單船載貨量或同為93000立方米。這也將刷新三星重工在超大型氣體運輸船(VLGC/VLAC)領域的紀錄。2022年10月三星重工曾首次獲得88000立方米VLGC建造合同。另外目前已知的已獲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的最大型VLAC也來自三星重工。9月該公司著手開發的20萬立方米VLAC獲得韓國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韓國船企屢獲VLAC訂單。11月27日韓華海洋與一家未具名的大洋洲船東簽訂1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VLAC建造合同而在此之前半個月其承接了來自希臘船東Naftomar Shipping and Trading的4艘同型船訂單。據韓華海洋官網介紹這款VLAC將搭載軸帶發電機系統(SGM)利用船舶發電機軸的旋轉力生產清潔電力以及韓華海洋自主開發的智能船舶解決方案和服務(Hanwha SmartShip Solution&ServiceHS4)——在陸地收集/分析航行中船舶產生的數據為船東提供可提升運營效率和航行安全的信息而云數據平臺的運營則提高了所提供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上述VLAC還將搭載氨雙燃料發動機。
再看HD現代旗下造船業務控股公司HD韓國造船海洋(HD KSOE)。9月HD KSOE與希臘船東Capital Gas和新加坡東太平洋航運(EPS)分別簽署2艘88000立方米VLAC建造合同。與現有超大型VLAC相比這批船舶所用新型液貨儲罐的氨裝載能力從86%提高到98%。另外重要的一點是HD現代正與在氨燃料發動機技術領域有巨大突破的MAN Energy Solutions和溫特圖爾(WinGD)合作一旦氨燃料發動機實現商業化未來可根據船東需求進行氨動力改裝。屆時這4艘運力有望成為全球首批使用氨燃料的VLAC。
訂單代表著船東對船企技術實力的高度肯定全球超大型VLAC的領航者自然不能缺少中國船企。5月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江南造船)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與EPS簽署4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VL¬AC建造合同。這是中國造船史首份超大型VLAC訂單為江南造船自主研發設計的第四代VLGC精品船型(Panda 93P)衍生船型(Panda 93A)。該型船總長230米型寬36.6米型深22.5米結構吃水13米考慮到無水液氨密度大于LPG密度而對液貨艙進行加強設計同時采用完全獨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低阻線型使其在滿載、壓載和不同比重的液貨裝載工況下都能有出色、均衡的性能表現。
隨著航運業脫碳進程加快航運企業對氨等零碳燃料的需求不斷上漲這便帶動了氨運輸需求的隨之增加。除希臘和新加坡等國大型能源運輸企業于今年重返天然氣運輸行業的馬士基油輪(Maersk Tankers)本月初宣布已通過一家關聯公司與現代三湖重工簽署了最多10艘93000立方米VLAC訂單標志著該公司正式進駐超大型VLAC市場。這是大型能源運輸企業呼應預期需求擴大的液氨運輸市場的又一力證。
作為傳統造船國能源很難自給的日本也在液氨運輸領域施以具體行動。今年秋川崎重工向日本航運企業Eneos Ocean交付一艘以LPG為燃料的LPG/氨運輸船“Eneos Gunjo”該船總長229.9米型寬37.2米滿載吃水11.65米配備的獨立液貨艙可同時運輸LPG和氨。“Eneos Gunjo”為川崎重工建造的第2艘以LPG為燃料的86700立方米LPG/氨運輸船為于6月交付的84000立方米LPG/氨運輸船“Axis River”的升級船型。
這些出現在VLAC領域的訂單和交付運力增長反映出一種更廣泛的行業發展趨勢這種趨勢由航運業對氨需求的預期驅動。特別是在越來越多的船東認識到氨是一種可商業化的替代燃料背景下船企不斷探索專門的液氨運輸船舶變得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