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在胡塞武裝的襲擊造成中斷后,班輪航運可能需要至多170萬teu的額外運力,以重新安排通常使用經蘇伊士運河的紅海航線的所有服務。
Vespucci Maritime的首席執行長詹森(Lars Jensen)說,將所有的集裝箱船改道至非洲,將吸收全球運力的5%-6%。
不過,他解釋說,考慮到目前產能過剩的大環境,這當然是可行的。
Jensen表示,集裝箱船領域可能需要大約140萬至170萬teu的額外運力來克服這一挑戰,因為多個集裝箱航線服務通常途經紅海,包括亞洲到北歐、亞洲到地中海、印度到歐洲以及亞洲到美國東海岸。
詹森說:“巴拿馬運河的干旱意味著從亞洲到美國東海岸航線的船只不能使用(巴拿馬)運河,這將導致這些船只受到更大的干擾。”
他還指出,“真正的”集裝箱船運價影響要到四周左右才能感受到。
據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稱,亞洲至地中海航線的集裝箱船運費已經上漲了20%。
關鍵是,正如詹森所強調的那樣,最新的中斷發生在“非常不同的背景下”,例如2021年的Ever Given傷亡事件,現在的運費要低得多。襲擊也發生在東西方集裝箱貿易的典型淡季。
然而,確保安全通過蘇伊士運河將是當務之急。
詹森說:“對航運業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各國海軍無法結成聯盟,在紅海為商船護航。”
然而,兩位分析人士都預計,集裝箱船將通過加速船只來彌補經過好望角的較長航線,因為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船只都是減速航行,最大速度不超過16節。
Sand表示,在非洲周圍重新安排航線可能會使大型集裝箱船的燃料成本增加100萬美元。
在過去的幾天里,有八艘從亞洲開往歐洲的集裝箱船繞道好望角(見下文)。
勞埃德情報公司的分析數據證實,由于紅海過境取消,目前還有8艘大型集裝箱船在阿拉伯海閑置。所有八艘船都可能被調往好望角。
從歐洲開往亞洲的9艘集裝箱船目前正在紅海向南行駛,盡管大多數似乎都閑置在吉達附近的海岸。
在亞洲/歐洲貿易中,最后一艘進入紅海的大型集裝箱船是Evergreen的24000 teu Ever Alp(IMO:9893929),該船于12月17日通過了Bab al-Mandab海峽。
長榮航運表示:“連接亞洲到地中海、歐洲和美國東海岸的長途航線,以及計劃穿越紅海的集裝箱船,將改變航線,繞過好望角,繼續前往目的地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