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機場,多輛來往于鄭州與上海之間的大貨車,以“直通車”的模式在此高速運轉;跨境物流“出海”再提速,鄭州到北美的國際包裹時限縮短至7天;高速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一派熱鬧的運輸場面;信陽鐵路樞紐建設和淮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工作有序推進……短短幾年,河南物流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那么,物流“大”省如何進一步打造物流“強”省?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現代物流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加快現代物流強省建設,推動河南省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拉動經濟提質提速發展,更好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
構建物流網絡新體系
河南省將繼續構建“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綜合立體物流通道,加快空中、陸上、海上物流通道建設,打造輻射全球的航空貨運、中歐班列、鐵海和河海聯運通道網絡。力爭鐵路營業、高速公路通車、內河航道里程分別達到7600公里、10000公里和2000公里。
建設物流樞紐體系。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打造以空港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為引領,以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支撐的現代國際物流中心;加快洛陽、安陽、商丘、南陽、信陽等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力爭10個物流樞紐全部納入國家建設名單。依托物流樞紐大力發展航空經濟、陸港經濟、臨港經濟,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
健全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力爭建成20個多式聯運型物流園區,開通35條多式聯運示范線路。深入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提升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創新“卡車航班”運營模式,豐富“一站式”服務產品。
同時,河南省還將完善城鄉配送網絡體系,建設一批縣級農村物流服務中心、鄉鎮物流配送站和村級配送網點。優化物流園區承載體系,建設改造和培育壯大一批綜合性、專業性物流園區。
培育專業物流新優勢
無論是航空物流還是冷鏈物流,亦或是電商快遞物流、國際物流,供應鏈物流,河南省均在《意見》中進行了藍圖“勾畫”——
航空物流方面,完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運設施布局。深化鄭盧“雙樞紐”戰略合作,加密國際航線航班,打造全球航空樞紐聯運協作伙伴網絡。力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100萬噸,新增貨運航線30條左右。
冷鏈物流方面,推進國家、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補齊鮮活農產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短板。加強冷鏈產品質量追溯和監管體系建設。力爭全省冷庫庫容達到2000萬立方米,新增3個國家級和10個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10個左右國家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設施建設試點縣。
電商快遞物流方面,加快完善區域性快遞物流園區、城市快件處理中心、城鄉快遞營業網點、快遞末端投遞等四級設施功能。加強跨境電商綜試區、電子商務和快遞等示范城市建設,推進鄭州“一點通關、分撥全國”郵件進口業務,打造全國性快遞物流集散交換中心。
國際物流方面,推動中歐班列擴能提質和運貿一體化發展,加快鄭州國際陸港新址規劃建設,建成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拓展歐洲、中亞、RCEP成員國等線路和境外集疏網絡,探索開行進口跨境電商班列線路。提升國際物流通關效率,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布局建設海外倉、邊境倉。力爭全省中歐班列國際直達線路超過20條。
供應鏈物流方面,完善提升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內物流服務“區中園”功能,支撐制造業高質量集群化發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制造企業量身定制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推動大宗商品物流園區拓展完善交付交割、結算融資、通關保稅等功能,加快向供應鏈集成服務商轉型。
增強內生發展新動力
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是什么?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與物流業相融相生。
根據《意見》,河南將支持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河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做大做強,培育100家左右全國領軍型、特色標桿型、新興成長型物流“豫軍”。統籌利用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新引進全國物流50強和貨代物流100強企業區域總部基地、新晉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和5A級物流企業、經認定的物流“豫軍”企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等出臺引育物流龍頭企業的政策。
除了實施龍頭企業引育行動,河南還將推進“智慧化改造、綠色化升級、標準化提升、新技術開發應用”等行動。
——開展省級智慧物流園區試點培育,爭創國家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加強城市配送智慧管控體系建設,依托智慧城市平臺構建車、路、物、網無縫連接的服務系統,加快在城市物流全程監測、動態管控和智能調度等領域應用。實施國際陸港、航空貨運等物流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工程,推動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共享公共物流信息。
——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支持物流園區、交易市場等建設“屋頂光伏電站”,構建物流自給能源系統。鼓勵物流園區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節能技術與裝備,推進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
——搭建全省物流行業標準框架,制定一批地方標準、團體標準、行業標準,推進物流標準化試點示范。鼓勵物流園區應用標準化設施設備和裝載器具,推動建立循環共用體系。
——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跟蹤、交易、信用評價等環節的推廣應用。鼓勵物流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關鍵技術裝備攻關,開展物流智能裝備首臺(套)示范應用,研發推廣尺寸和類型適宜的內陸集裝箱,加快中歐班列(鄭州)冷藏集裝箱技術研發升級。
強化物流發展新保障
今年4月,河南出臺了《“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不到兩個月再次出臺《意見》,其意義深遠,展現了河南發展物流業的“雄心”。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省將堅持充分發揮物流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一條主線”,加強與重大發展戰略、產業升級、民生需求“三個對接”,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構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關鍵環。
《意見》提出,深化物流領域“放管服效”改革。按照“只進一門”“最多跑一次”原則,簡化物流業務行政審批手續。規范、簡化鐵路專用線接軌審查手續,壓縮審查時間。精簡快遞分支機構辦理手續,將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批時間縮短至法定時限一半以內,全面實行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管理。深入推進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
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國家和區域物流樞紐建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設施建設等相關規劃,作為重大基礎性、公益性設施予以重點保障。加強物流信用體系建設,加快物流行業信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制定物流行業信用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物流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檔案,健全物流企業守信激勵措施和失信黑名單聯合懲戒機制。